目前分類:来华传教士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早期传教士,反鸦片、反缠足、建学校和医院、其他慈善

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1807-19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6%95%99%E4%BC%A0%E6%95%99%E5%A3%AB%E4%B8%8E%E8%BF%91%E4%BB%A3%E4%B8%AD%E5%9B%BD%EF%BC%881807-1953%EF%BC%89

十九世纪早期,说英语的国家里发生了宗教大复兴(常被称为第二次大觉醒),因此促进了海外的宣教,于是英美国家的不少传教士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去传播基督教的信仰。十九世纪被称为宣教的伟大世纪。

1807年,第一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进入中国,之后陆陆续续有更多的传教士及他们的妻子和儿女来到中国。传教士刚入中国的时候,清朝采取的依然是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他们只能逗留在澳门与广州十三行。1842年签订条约之后,传教士们能够住在五个通商口岸。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得以进入内陆。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新教的传教事业发展很迅速。1860年只有60位新教传教士,到1900年已经有2500位传教士(包括他们的妻子儿女),其中1400位来自英国,1000位来自美国,100位来自欧洲,主要是北欧国家[1]。到1920年代,新教的传教事业达到顶峰,之后由于中国内部的战争和动荡,情况不如以前。到1953年,所有在华新教传教士被驱逐出境。

1807-1842年传教士活动[编辑]

回答无神反基人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早的中国近代报刊几乎全由外国传教士创办。

期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外文期刊 谭树林 https://wenku.baidu.com/view/494a2cbb1a37f111f1855b2d.html

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在传教方式上有别于耶稣会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中国境内外创办一些中外文报纸期刊,作为其传教的手段。最早的中国近代报刊几乎全由外国传教士创办。这些中外文期刊,不仅促进了基督教在华人中的传播,推动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而且开我国近代报业之先河,为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和编辑排版方式,在中国新闻史、报刊史及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谭树林,1967年生,副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基督新教对中国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6、17世纪天主教传人中国之始,新教传教士就曾注意到中国,并且有过种种把新教传人中国的计划。一,据福克斯日记记载:“在1661年,施丹白(Johnstubbs)、考司路普(Rieh耐eostr叩pe)和福尔(Hen卿F·凡川三位教友,他们很勇敢地开始到中国传教。”之乡但他们后来是否到达中国,福克斯没有提及,在中国文献中也未见相关记载。一般认为,1807年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一1834)受伦敦会派遣来华,被视为新教传华的开始。尽)早期新教指1807年马礼逊来华到1842年鸦片战争前这一时期。该时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共有61人。”他们在传教方式上有别于耶稣会士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在中国境内外创办一些中外文报纸期刊,作为其传教的手段。最早的中国近代报刊,几乎全由外国传教士创办。据统计,从18巧年马礼逊和米怜(WiiliamMll加)在马六甲创办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共创办近200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8()%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传教士倡办

 

回答无神反基人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驳长风的「马克吐温对来华传教士暴行的批判」

长风的「马克吐温对来华传教士暴行的批判」(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6526091/

首先,马克吐温没有见得是公平和可靠的人。他只是一位名作家。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发现他的批判集中在帝国主义,和义和团。

见:

「马克·吐温这篇有力的声讨帝国主义的檄文,不仅揭露和批判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同时也指出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长风的「马克吐温对来华传教士暴行的批判」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6526091/

帝国主义不是基督教。

回答无神反基人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方宣教士在中国女子教育上的贡献

陈上宇

历史上,有多少上帝的儿女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去陌生、艰苦甚至危险的不同国度作宣教士,但是他们的牺牲未必能赢得人们的理解。种种历史的偏见和政治的宣传,仍然使许多国人对西方传教士存有诸多的误解和敌意,甚至认为他们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只要我们存着实事求是的心翻开历史,就能从很多方面看到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无私贡献。不妨从本文了解一下西方宣教士是如何开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编者按

论及中国妇女,胡适曾经这样说:忽然从西方来了一些宣教士,他们传教以外还带来了一些新风俗、几个新观点、不少新教训,其中最大的一点是,教我们把女人也当人看待。

曾任英国宣教士李提摩太私人秘书的改革家梁启超说:“女学越盛,国家越强。女子受教育,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

确实,兴办女学从宣教士踏足中国开始。1825年英国妇人(Ms. Grant)在新加坡设立首间华人女子学校,是为中国女子受新教育的起头(注1)。九年后,1834年温施娣(Mary Wanstall)在澳门开办了一所女子私塾(注2)。又过了十年,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派遣阿尔德赛小姐(MissMary Aldersey)在宁波创办第一所女塾,这是中国本土最早设立的教会女子学校(注3)。

回答无神反基人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来华医疗传教士雒魏林

 

回答无神反基人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 教 士 在 禁 止 鴉 片 貿 易 中 的 歷 史 貢 獻

http://www.oc.org/big5_txt/oc2936.htm

                    楊 愛 程

    一

    在 歷 史 上 , 最 使 基 督 徒 難 堪 的 就 是 , 基 督 教 在 中 國 的 傳 播 似 乎 與 一 場 侵 華 戰 爭 結 下 了 不 解 之 緣 。 有 些 反 對 基 督 教 的 人 士 , 更 是 有 意 將 傳 播 福 音 與 輸 入 鴉 片 相 提 並 論 , 說 洋 煙 和 洋 教 都 是 西 方 帝 國 主 義 強 加 於 中 國 人 的 禍 害 , 二 者 都 是 用 來 痲 痺 中 國 人 民 的 “ 毒 品 ” 。

    不 錯 , 福 音 的 傳 播 和 鴉 片 貿 易 , 都 得 益 於 那 場 使 中 華 民 族 喪 權 辱 國 的 戰 爭 , 這 是 歷 史 事 實 。 那 麼 , 我 們 作 為 中 國 基 督 徒 是 否 要 為 此 而 背 上 歷 史 的 包 袱 呢 ? 我 說 完 全 不 必 。 原 因 在 於 , 其 一 , 那 場 戰 爭 是 為 了 保 護 鴉 片 貿 易 而 發 動 的 , 並 非 為 基 督 教 而 起 。 戰 後 所 簽 的 條 約 中 加 上 保 護 傳 教 事 業 的 條 款 , 一 來 是 西 方 傳 教 士 據 理 力 爭 的 結 果 , 二 來 也 是 出 於 西 方 政 治 家 蒙 蔽 其 國 內 輿 論 的 需 要 。 在 深 受 基 督 教 傳 統 影 響 的 歐 美 各 國 , 加 上 保 護 傳 教 自 由 這 個 堂 皇 的 理 由 , 比 起 僅 僅 為 保 護 鴉 片 貿 易 而 發 動 戰 爭 來 , 更 容 易 嬴 得 社 會 大 眾 的 支 持 。

回答无神反基人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